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垂体促性腺激素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72例免疫组织化学诊断为垂体促性腺激素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以40~60岁男性多见.临床表现以肿瘤压迫症状为主,性腺功能异常的表现不多见.免疫组织化学均为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和(或)黄体生成素(LH)阳性,以FSH阳性多见,伴催乳素( PRL)和促甲状腺激素(TSH)阳性各1例,但均无相应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多数为促性腺激素腺瘤.治疗以手术为主,首选经蝶骨手术.结论 免疫组织化学是目前诊断促性腺激素瘤的最可靠的方法,以FSH阳性为主.免疫组化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联不大.治疗以经蝶骨手术为主.
推荐文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在不同品种母牛垂体中的免疫组化定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母牛
垂体
免疫组化
垂体功能性促性腺激素腺瘤临床病例分析
垂体功能性促性腺激素腺瘤
垂体腺瘤
促性腺激素腺瘤
垂体手术治疗
减轻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局部疼痛反应的探讨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肌肉注射
局部疼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垂体促性腺激素瘤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内科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垂体 促性腺激素瘤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35-336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6.4
字数 21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1-9057.2009.05.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木勋 135 888 15.0 22.0
2 谢君辉 28 121 5.0 10.0
3 周芬 10 24 3.0 4.0
4 杨思思 13 88 6.0 9.0
5 帅红霞 12 60 5.0 7.0
6 章激 7 24 2.0 4.0
7 吴丽利 1 5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垂体
促性腺激素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内科杂志
月刊
1001-9057
42-1139/R
大16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5号
38-93
198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11
总下载数(次)
16
总被引数(次)
3891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