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研究标准的60例合并吞咽障碍的假性球麻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2组在给予常规的脑血管病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吞咽训练和吞咽电刺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治疗1个疗程后(1个月),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6.70%,对照组总有效率76.70%,2组的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吞咽训练结合吞咽电刺激综合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优于单纯使用吞咽训练和吞咽电刺激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推荐文章
针灸及康复训练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观察
卒中
假性球麻痹
针刺疗法
舌针
头针
吞咽障碍
康复训练
任督通调针刺法治疗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临床研究
任督通调针刺法
康复训练法
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假性球麻痹病人吞咽障碍分级训练效果观察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分级训练
效果
解语利窍针法治疗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30例临床观察
假性球麻痹
脑卒中
解语利窍
针灸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综合治疗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3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期刊 中外医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吞咽电刺激 吞咽训练
年,卷(期) 2009,(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19
页数 2页 分类号 R3
字数 3749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0742.2009.15.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杨楠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康复科 39 364 11.0 17.0
2 何希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康复科 30 208 9.0 13.0
3 张志强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康复科 28 162 9.0 12.0
4 袁小敏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山附属医院康复科 3 32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51)
二级引证文献  (9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6)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2)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1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17(1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8)
2018(1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9(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20(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障碍
针刺疗法
吞咽电刺激
吞咽训练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外医疗
旬刊
1674-0742
11-5625/R
16开
北京市丰台区菜户营58号财富西环名苑2609室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2671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3633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