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托尼·莫里森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黑人女性,其代表作<爱娃>自问世以来引起了评论界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的里程碑,然而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对作品中丹芙的成长过程的解读却很少.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丹芙这一形象成长过程的解读,揭示出莫里森在她身上寄予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厚望.
推荐文章
《简·爱》中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简·爱
生态女性主义
男权
从波伏娃《第二性》的女性主义角度解读《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
波伏娃
第二性
女性主义
女性困境
托尼·莫里森《所罗门之歌》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所罗门之歌》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从女性主义视角探析电视相亲节目中女性形象的建构
女性主义
电视相亲节目
女性形象建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新生与希望: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爱娃》中德丹芙
来源期刊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丹芙 自我身份 黑人文化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著译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59-360,362
页数 3页 分类号 I106.4
字数 398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4458.2009.04.1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晓庆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7 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黑人女性主义
丹芙
自我身份
黑人文化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双月刊
1009-4458
15-1207/G
16开
呼和浩特市塞罕区昭乌达路306号
199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125
总下载数(次)
15
总被引数(次)
2690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