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针对金青顶矿急倾斜薄矿脉采矿方法,应用有限元数值软件分析其回采、采场及其围岩应力演化过程,通过分析发现矿体开采后,采场围矿应力重新分布,并出现应力集中,随着回采工作面的上升,顶板压应力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两帮拉应力集中区范围随回采工作面的上升而增加.在30m以下的回采过程中,因拉应力过大造成塑性区分布在以节理为边界的范围内.当超过30m以后,塑性区范围扩大到围岩,围岩、节理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下盘塑性区明显多于上盘,并且破坏程度较上盘严重.
推荐文章
急倾斜薄矿脉中深孔落矿爆破参数优化
爆炸力学
参数优化
ANSYS/LS-DYNA
急倾斜薄矿脉
中深孔爆破
矿岩破坏范围
急倾斜薄矿脉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急倾斜
Hoek-Brown
数值模拟
FLAC 3D
相邻急倾斜薄矿体采矿体的生产实践
浅孔留矿法
损失率
安全系数
改进
留矿采矿法在极薄矿脉开采中的应用与发展
留矿采矿法
极薄矿脉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金青顶矿急倾斜薄矿脉回采过程采场破坏区域数值分析
来源期刊 现代矿业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急倾斜薄矿脉 2D-σ 采场 塑性区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数字矿山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59
页数 3页 分类号 TD853.21+3
字数 1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4-6082.2009.01.01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赵兴东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 97 1780 24.0 40.0
2 李涛 1 2 1.0 1.0
3 汪仁健 1 2 1.0 1.0
4 宋文志 2 4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急倾斜薄矿脉
2D-σ
采场
塑性区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矿业
月刊
1674-6082
34-1308/TD
大16开
安徽省马鞍山市经济开发区西塘路666号
26-196
198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0544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1761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