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与宫颈痛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方法 对66例宫颈癌患者及103例宫颈癌行手术治疗后随访病例宫颈脱落细胞,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行高危型HPV DNA检测.结果 ①66例中62例HPV DNA检测阳性,阳性率达94%,仅4例阴性(6%).②官颈癌患者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间HPV D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发生宫颈间质侵入的宫颈癌患者HPV阳性率及病毒DNA载载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96%(99/103)的宫颈痛经手术治疗后患者HPV DNA检测为阴性.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可能与宫颈癌血管生成、浸润和转移有关;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为高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
推荐文章
人乳头状瘤病毒及p53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p53突变
杂合性丢失
预后
血清SCC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宫颈肿瘤
鳞癌抗原
临床病理特征
人乳头状瘤病毒非性行为传播途径的研究现状
人乳头状瘤病毒
传播途径
非性行为传播
经手传播
围产期
血液传播
空气传播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乳头状瘤病毒与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DNA,病毒 核酸杂交 宫颈肿瘤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8-240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09.04.00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虞斌 34 221 8.0 12.0
2 许培箴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28 124 6.0 9.0
3 王秋伟 30 148 7.0 10.0
4 董一善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妇科 6 42 4.0 6.0
5 张玢 9 75 6.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4)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乳头状瘤病毒感染
DNA,病毒
核酸杂交
宫颈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