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无抽搐电休克患者血压的变化及瑞芬太尼的作用.方法 将90例无抽搐电休克患者分成3组:Ⅰ组30例,治疗前无高血压;Ⅱ组30例,第1次治疗前无高血压,已多次行无抽搐电休克,再次治疗前血压超出正常范围;Ⅲ组30例,治疗前无高血压.Ⅱ、Ⅲ组加用0.3μg/kg瑞芬太尼.观察基础血压(TD)、电休克前(T1)、诱导后(T2)、电休克治疗后(T3)的SBP、DBP.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各组电休克后SBP、DBP显著升高(P<0.01),Ⅱ组与组Ⅰ相比于T1点SBP、DBP有显著差异(P<0.01),于T3点SBP、DBP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与Ⅰ组比于T3点SBP、DBP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多次无抽搐电休克可引起血压升高,0.3μg/kg瑞芬太尼有利于电休克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和安全.
推荐文章
瑞芬太尼芬太尼及瑞芬太尼复合全麻的对照研究
芬太尼
瑞芬太尼
全身麻醉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用于高血压患者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
芬太尼
全身麻醉
高血压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
精神疾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老年患者手术应用瑞芬太尼及芬太尼麻醉的临床分析
老年患者
瑞芬太尼
芬太尼
手术麻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患者多次电休克治疗后血压的变化及瑞芬太尼应用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黑龙江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压 多次电休克 麻醉 瑞芬太尼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经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36-43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4.24
字数 124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4-5775.2009.06.01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莉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麻醉科 90 375 9.0 15.0
2 王宁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麻醉科 64 222 8.0 12.0
3 阮义峰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麻醉科 11 52 3.0 7.0
4 陆军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麻醉科 27 95 5.0 9.0
5 陈建平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麻醉科 8 19 3.0 4.0
6 朱关华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麻醉科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0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压
多次电休克
麻醉
瑞芬太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黑龙江医学
月刊
1004-5775
23-1326/R
大16开
哈尔滨市香坊区农场街31号
14-297
1958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797
总下载数(次)
9
总被引数(次)
3147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