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了解HBsAg阴性模式时乙型肝炎病毒在体内存在情况,评价其临床意义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HBsAg阴性模式者为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生化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总胆红素、总蛋白和凝血酶原活动度;用聚合酶链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DNA.结果 282例HBsAg阴性者,血液乙型肝炎病毒阳性26例(9.2%).这26例患者中,24例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6例总胆红素升高,11例凝血酶原活动度<70%.结论 各种乙型肝炎标志物模式时体内都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此时应做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确证试验.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可能是目前临床最实用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的确证实验方法.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乙型肝炎病毒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模式者血液中的检测情况分析
来源期刊 中国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sAg阴性模式 聚合酶链反应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76-677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12.62
字数 26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3-4777.2009.09.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侯良宝 河南第一荣康医院放射科 21 97 5.0 9.0
2 贾秋龙 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内科 10 18 3.0 4.0
3 赵治凤 河南省新乡市传染病医院内科 8 14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9)
共引文献  (6980)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2(1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5)
200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乙型肝炎
HBsAg阴性模式
聚合酶链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医药
月刊
1673-4777
11-5451/R
大16开
北京市朝阳区安贞路2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楼二层
80-528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47
总下载数(次)
6
总被引数(次)
3726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