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6例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A组(治疗组)19例使用巨和粒皮下注射1.5mg/d,连用5~12d;B组(空白对照组)17例只使用一般补血和提升血小板计数的普通药物.每周观察巨和粒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连续观察3周.结果:化疗结束后A组血小板计数[(42.00±12.29)×109/L]明显低于化疗前[(192.00±73.56)×109/L](P<0.05),B组血小板计数[(44.58±11.74)×109/L]亦明显低于化疗前[(203.37±75.28)×109/L(P<0.05).A组治疗l周和2周后血小板恢复正常水平的比例(42.11%、100.00%)均明显高于B组(0、1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19例患者未出现明显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反应,患者耐受性良好,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结论: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以耐受.
推荐文章
重组人白介素-11衍生物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恶性肿瘤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可预防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恶性肿瘤
血小板减少症
恶性实体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特比澳、巨和粒对床治疗价值对比
特比澳
巨和粒
恶性实体瘤
血小板减少
治疗价值
rhTPO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20例临床分析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血小板减少症
化学治疗
肿瘤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巨和粒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来源期刊 海南医学院学报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1 治疗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医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73-874,87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R969
字数 170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7-1237.2009.08.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桂仙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 8 25 2.0 5.0
2 钟海鸣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 15 53 3.0 7.0
3 陈景胜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 12 36 3.0 5.0
4 吴昱冶 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肿瘤科 13 38 3.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血小板减少症
药物疗法
白细胞介素-11
治疗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海南医学院学报
半月刊
1007-1237
46-1049/R
大16开
海南省海口市学院路3号
84-14
199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705
总下载数(次)
3
总被引数(次)
544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