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脓毒症致DIC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患者炎性因子、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 97例脓毒症患者根据是否合并DIC及MODS分组,血浆组织因子(TF)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组织型纤维蛋白酶原活化剂(t-PA)及其抑制物1(PAI-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浓度.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蛋白C活性.结果 血浆TNF-α、IL-6浓度在脓毒症合并DIC组为(38±12)ng/L、(77±9)ng/L,合并MODS组为(63±25)ng/L、(103±28)ng/L,分别高于非DIC组的(17±6)ng/L、(45±6)ng/L和非MODS组(29±7)ng/L、(48±9)ng/L,均P<0.05;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合并DIC组蛋白C活性为(32±10)%,合并MODS者为(24±12)%,分别低于非DIC组的(57±28)%及非MODS者的(55±17)%,均P<0.05;死亡组低于存活组(P<0.05);合并DIC组t-PA浓度为(48±17)μg/L,PAI-1浓度为(103±38)μg/L,均高于非DIC组,P<0.05.结论 在脓毒症、DIC、MODS一系列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炎性介质发挥了重要作用,蛋白C活性减低和PAI-1的增高使纤维蛋白易于沉积造成微血栓形成,并且为DIC预后不良指标.
推荐文章
子痫前期并发DIC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多器官功能衰竭
子痫前期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护理
脓毒症与凝血功能异常
脓毒症
血液凝固
炎性递质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脓毒症致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炎性因子和凝血及纤溶系统相关指标的变化
来源期刊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多器官功能哀竭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39
页数 4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61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760/cma.j.issn.1671-7368.2009.01.01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朝霞 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18 67 4.0 7.0
2 杨林花 山西省人民医院血液科 2 1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83)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多器官功能哀竭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月刊
1671-7368
11-4798/R
大16开
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东河沿街69号
82-637
200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137
总下载数(次)
25
总被引数(次)
2342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