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内血肿(IMH)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患者以急性主动脉综合征就诊;3例患者以慢性病史就诊, CT增强检查使用对比剂示踪技术,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仿真内镜等重建方法,结合轴位图像,分析45例IMH的部位、形态、有无溃疡及胸腔积液等.结果:单纯性IMH 9例,表现为沿主动脉壁的环状或新月形稍高密度影,增强后没有强化,主动脉内壁光滑;溃疡性IMH 36例,溃疡呈乳头状16例,蘑菇状8例,楔形2例,不规则型7例,花瓣状3例.24例溃疡周围有较明显粥样斑块和钙化灶,12例无粥样斑块和钙化灶.9例IMH仅1例有少量胸腔积液,30例溃疡性IMH合并中量以上胸腔积液,单纯性和溃疡性IMH胸腔积液的程度和出现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6层螺旋CT能够反映IMH影像学特点,可作为急诊首选检查方法.
推荐文章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学诊断
主动脉疾病
血管造影术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的诊断价值
主动脉
壁内血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层螺旋CT对主动脉壁间血肿的影像诊断
主动脉
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比较影像学诊断价值
主动脉
壁内血肿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血管造影术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主动脉壁内血肿的16层CT诊断
来源期刊 放射学实践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疾病 壁内血肿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胸部影像学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99-120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814.42|R543.1
字数 3351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0-0313.2009.11.00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史信宝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胸外科 36 84 6.0 7.0
2 董海波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 44 239 9.0 12.0
3 王波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 11 51 5.0 6.0
4 李晖 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射科 12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9)
二级引证文献  (1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8(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主动脉疾病
壁内血肿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放射学实践
月刊
1000-0313
42-1208/R
16开
武汉解放大道1095号同济医院内
38-122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28
总下载数(次)
5
总被引数(次)
4478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