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取播种量、播种方式及品种三因素正交设计为试验处理,分析不同栽培模式对紫花苜蓿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水平结构特征系数除消光系数差异不显著外,其他特征系数呈显著性差异,产量性状除株高差异不显著外,其他性状均呈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处理不同冠层垂直结构特征系数不同,同一冠层不同处理茎重、叶重及总重呈显著性差异.以处理5(亮苜5号,条播,12.0 kg/hm~2)和处理6(亮苜5号,撒播,22.5kg/hm~2)下的冠层结构较理想,获得的产量较高.
推荐文章
高寒地区紫花苜蓿农艺性状与产量形成关系的多重分析
紫花苜蓿
农艺性状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回归分析
聚类分析
覆盖材料和沟垄比对土壤水分和紫花苜蓿干草产量的影响
垄沟集雨
紫花苜蓿
土壤水分
干草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磁化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磁化水
地下滴灌
紫花苜蓿
产量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花苜蓿群体冠层结构和产量性状的研究
来源期刊 华北农学报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栽培模式 冠层结构 产量性状
年,卷(期) 2009,(z2)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90-194
页数 5页 分类号 S542
字数 296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赞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62 994 17.0 28.0
2 李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55 680 13.0 25.0
4 高洪文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07 2252 23.0 42.0
7 孙桂枝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7 491 13.0 1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6)
共引文献  (99)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4)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紫花苜蓿
栽培模式
冠层结构
产量性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北农学报
双月刊
1000-7091
13-1101/S
大16开
石家庄市和平西路598号
18-1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6276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8835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