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影响,从"络病学说"探讨其抗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方法 制备猪血清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观察红背叶根对该模型动物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舌下及耳廓的脉络变化的影响.结果 红背叶根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大鼠的全血黏度150/s切变率、30/s切变率、5/s切变率、1/s切变率、红细胞压积、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指数,改善纤维化大鼠舌下和耳廓脉络的循环状态.结论 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和微循环变化的改善,提示"活血通络"可能是其抗肝纤维的主要病机之一.
推荐文章
红背叶根对肾间质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及微循环的影响
红背叶根
肾间质纤维化
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
红细胞压积
大鼠
丹防胶囊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wnt1、β-catenin、DKK1表达的影响
丹防胶囊
肝纤维化
wnt1
β-连环蛋白
Dickkopf-1
氧化苦参碱抗猪血清诱导的免疫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研究
氧化苦参碱
肝纤维化
猪血清
IL-10
TGF-betal
红背叶根拮抗酒精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作用机制
红背叶根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红背叶根对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血流变及微循环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上海中医药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肝纤维化 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 红细胞压积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方药揽胜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0-72
页数 3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学刚 105 1032 18.0 26.0
2 刘强 160 1125 17.0 25.0
3 吕志平 145 1056 18.0 27.0
4 陈育尧 77 814 17.0 26.0
5 张绪富 33 160 7.0 12.0
6 吕小燕 6 56 5.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3)
共引文献  (59)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3(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肝纤维化
血液流变学
全血黏度
红细胞压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上海中医药杂志
月刊
1007-1334
31-1276/R
大16开
上海市浦东新区蔡伦路1200号 114信箱
4-13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6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6583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