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天然气工业       
摘要:
涩北一号气田储层埋藏深度差异大,主要为第四系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胶结疏松,泥质含量高,成岩性差,气井所出砂为细粉砂,平均粒度0.04~0.07 mm,常规防砂技术基本无效或效果很差,防砂难度极大,属世界性难题,这严重地制约了该气田的高效开发.近10年来,纤维复合防砂、高压一次充填防砂等先进防砂技术在涩北气田得到了实践应用,但在取得很大成功的同时也暴露出一系列新的问题.基于涩北一号气田一类、二类和三类气藏的不同特性,考虑不同井段、不同类型的储层岩石胶结差异,研究出按相近类型气藏合层开发的新开发模式、基于气田不同储层临界生产压差值的适合于临界出砂的压差生产方式以及加密井网等保守性防砂策略.实际开发效果对比结果表明,该保守开发策略解决了以往防砂方式带来的经济效益差、采收率低、有效期短等问题.
推荐文章
涩北一号气田的开发规划
气田开发
开发规划
涩北气田
涩北一号气田第四系储层特征研究
柴达木盆地
第四纪
生物气田
微裂缝
疏松砂岩
涩北一号气田气藏动态储量计算与评价
涩北气田
动态储量
物质平衡法
递减法
开发效果
柴达木盆地涩北一号气田低阻气层测井解释方法
低电阻
油气层
测井解释
柴达木盆地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涩北一号疏松砂岩气田的防砂策略
来源期刊 天然气工业 学科
关键词 涩北气田 开发 储层 防砂 经济效益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开发及开采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4-85
页数 2页 分类号 TE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787/j.issn.1000-0976.2009.02.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相方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220 1902 21.0 28.0
2 李江涛 18 107 7.0 10.0
3 李根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6 11 2.0 3.0
4 沈生福 3 17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23)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2(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涩北气田
开发
储层
防砂
经济效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天然气工业
月刊
1000-0976
51-1179/TE
大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532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11794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