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本文以岩心和测并分析资料为基础,通过对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的泥岩颜色、岩性特征、粒度分布、沉积构造、生物化石及测井相分析的研究,确认该工区长6油层组为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将其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河道侧翼、分流间湾、水下天然堤、前缘席状砂6个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砂体都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根据岩石学特征、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的基础上,建立了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不同时期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模式,分别为指状砂体模式、朵状砂体模式、坨状砂体模式三种,为储层有利储集相带预测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安塞油田中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
鄂尔多斯盆地
安塞油田
沉积相
长6油层组
姬塬地区长21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姬塬地区
长21油层组
沉积微相
有利储层
靖边油田青高油区长2、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青高油区
沉积相
长2、长6油层
芽坪区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相特征研究
长6油层组
沉积相
微相
展布特征
芽坪区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
来源期刊 内江科技 学科 地球科学
关键词 长6油层组 三角洲前缘亚相 微相 沉积相模式 安塞油田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石油地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04-105
页数 2页 分类号 P61
字数 414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1436.2009.11.09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任翔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42)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长6油层组
三角洲前缘亚相
微相
沉积相模式
安塞油田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江科技
月刊
1006-1436
51-1185/T
大16开
四川省内江市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629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35459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