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提出了采用CaO与稻壳灰的水合产物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研究表明,当水合时间为8 h、水合温度为75℃和Si/Ca摩尔比为1.0时, CaO/稻壳灰吸收剂能获得最佳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经过20次循环反应碳酸化转化率可达0.44,比相同反应条件下CaO/H2O吸收剂的转化率提高了42%,是原CaO转化率的2倍.650~700℃时有利于CaO/稻壳灰的碳酸化反应;在高煅烧温度下比CaO/H2O和CaO具有更好的抗烧结能力.
推荐文章
钾基CO2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特性
CO2减排
钾基吸收剂
碳酸化反应
钙基CO2吸收剂的循环特性
制氢
CO2吸收剂
吸收容量
循环性能
钙基吸收剂循环煅烧/碳酸化中烧结现象及改进措施
钙基吸收剂
烧结
孔隙
碳酸化转化率
CO2
CaO-Ca9Al6O18吸收剂的碳酸化反应动力学
CaO-Ca9Al6O18
CO2吸收剂
稳定性
碳酸化反应
动力学模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CaO/稻壳灰作为新型CO2吸收剂的循环碳酸化特性
来源期刊 工程热物理学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CaO 稻壳灰 CO2吸收剂 碳酸化/煅烧反应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83-8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Q028.17
字数 18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0253-231X.2009.05.04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段伦博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52 494 13.0 21.0
2 赵长遂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14 2856 27.0 39.0
3 李英杰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9 524 14.0 22.0
4 梁财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71 749 16.0 24.0
5 任强强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11 167 7.0 11.0
6 范荧 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 2 25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2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46)
二级引证文献  (15)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6)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CaO
稻壳灰
CO2吸收剂
碳酸化/煅烧反应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工程热物理学报
月刊
0253-231X
11-2091/O4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路乙12号(北京2706信箱)
2-185
198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640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721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