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现今广阔的互联网正承载着越来越多的大数据量传输任务,在传输过程中这些数据往往需要占用大量的网络资源.Peer-to-Peer技术虽然以其新的方式在新环境中迅速发展,但各种P2P模式都具有无法反映物理网络拓扑的特点.传输过程中物理网和覆盖网的脱节致使P2P的路由效率受到很大的限制并给网络带来了更多的负载.通过对WHOIS协议的研究,根据对各ISP在注册服务机构提交的网络注册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来构建较完整的物理拓扑网,使P2P通信过程中能借助文中所构建的物理拓扑网来实现拓扑感知,从而使P2P节点通信的获得更高效率和产生更低负载.
推荐文章
基于兴趣分簇与物理位置感知的P2P网络模型
P2P网络
混合式P2P
兴趣分簇
物理位置感知
基于物理网络拓扑的P2P系统模型
P2P系统
分布式哈希表
覆盖网络
基于免疫对称网络的P2P网络拓扑结构
免疫对称网络
生物网络结构
生物网络仿真平台
P2P网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基于WHOIS建立IP位置系统实现P2P拓扑感知
来源期刊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P2P WHOIS 网络注册信息 信息提取 物理拓扑网 拓扑感知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智能、算法、系统工程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0-82,86
页数 4页 分类号 TPP393
字数 2938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629X.2009.07.02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刘海韬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23 94 5.0 8.0
2 黄晟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1 3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P2P
WHOIS
网络注册信息
信息提取
物理拓扑网
拓扑感知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月刊
1673-629X
61-1450/TP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路南段99号
52-12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927
总下载数(次)
40
总被引数(次)
111596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英文译名: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官方网址:http://www.nsfc.gov.cn/
项目类型: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
学科类型:数理科学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