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观察旋后牵伸手法对比内旋伸肘顿拉手法用于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采用简单数字随机化方法分组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旋后牵伸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旋伸肘顿拉手法治疗,2组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疼痛指标,2组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治疗组总体疗效优良率100%,优于对照组的70.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传统手法上改进的旋后牵伸手法,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推荐文章
旋后牵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观察
肱骨外上髁炎
旋后牵伸手法
临床价值
弹拨过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研究
肱骨外上髁炎
弹拨过伸手法
疗效
VAS积分
旋后牵伸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临床观察
肱骨外上髁炎
正骨手法
临床对照试验
屈肘挤压复位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60例
肱骨外上髁炎
肱桡关节错缝
屈肘挤压复位
整复关节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旋后牵伸手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对照研究
来源期刊 浙江中医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推拿疗法 旋后牵伸手法 临床观察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推拿集验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64-3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
字数 279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11-8421.2009.05.04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王娅玲 10 64 4.0 7.0
2 王宝虎 11 53 4.0 7.0
3 沈新云 12 64 5.0 7.0
4 李烨 8 43 3.0 6.0
5 傅瑞阳 17 103 6.0 9.0
6 朱仡 6 40 4.0 6.0
7 顾钟忠 11 84 5.0 9.0
8 王恩萍 3 30 3.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5)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肱骨外上髁炎
推拿疗法
旋后牵伸手法
临床观察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浙江中医杂志
月刊
0411-8421
33-1083/R
大16开
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32号
32-11
195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2431
总下载数(次)
1
总被引数(次)
4950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