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鉴定侵染鬼针草引起花叶或斑驳的病原.[方法]利用电镜技术观测病原粒子;间接ELISA方法鉴定病原与马铃薯Y病毒属病毒的血清学关系;分子生物学技术克隆了病原3'-端序列;BLAST,Clustal-x,BioEdit和MEGA 4.0等生物信息学软件用于所得序列的序列分析.[结果]在电镜下可观察到长约650-700 nm×13 nm左右的线状病毒粒子和风轮状内含体;利用Potyvirus PathoScren试剂金检测呈阳性;用马铃薯Y病毒科病毒简并引物可扩增获得一条约1 800 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与鬼针草斑驳病毒相应序列高度相似,外壳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及3'-UTR核苷酸同源性均达96%以上.[结论]侵染云南鬼针草引起花叶或斑驳症状的病原为鬼针草斑驳病毒,这是该病毒侵染中国鬼针草属植物的首次报道.
推荐文章
陕西产鬼针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鬼针草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TLC
总黄酮
水稻秸秆-薄膜连续叠加覆盖对三叶鬼针草的控制效果
稻秆-薄膜连续叠加覆盖
入侵杂草防控
三叶鬼针草
土壤种子库
水稻秸秆利用
不同程度南方菟丝子寄生对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生长的影响
三叶鬼针草
南方菟丝子
寄生植物
入侵植物
补偿生长
摩西球囊霉对三叶鬼针草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干旱胁迫
摩西球囊霉
三叶鬼针草
保护酶
入侵能力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云南鬼针草上发现鬼针草斑驳病毒
来源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鬼针草 马铃薯Y病毒属 鬼针草斑驳病毒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849-1853
页数 5页 分类号 S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09.05.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海如 117 990 16.0 23.0
2 孔宝华 49 446 12.0 18.0
3 苏云松 2 4 1.0 2.0
4 王建光 3 11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50)
参考文献  (1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鬼针草
马铃薯Y病毒属
鬼针草斑驳病毒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78-1752
11-1328/S
大16开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12号
2-138
196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9193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254208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