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评价改良的部分性脾栓塞术(impmvable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IPS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疗效,探讨其一临床应用及价值.方法:以明胶海绵条为栓塞剂,对46例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患者进行改良的部分性脾栓塞治疗,对比治疗前后肝功能、外周血象、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静脉血流动力学以及脾脏大小的变化,并与栓塞面积的关系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栓塞术后1周和1个月化验外周血象较栓塞前明显回升,术后1个月与术前彩超对比,门静脉和脾静脉与术前相比内径明显缩小,血流明显降低,平均血流量明显减少,并且IPSE治疗脾亢栓塞体积在50%~75%之间的疗效最好,未见明显副反应.结论:改良的IPSE术能有效地缩小脾脏,缓解脾功能亢进,降低门脉压力,无明显副作用,与传统的栓塞方法比较有优势,因此IPSE术是脾功能亢进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新手段.
推荐文章
部分性脾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23例
脾功能亢进
部分性脾栓塞
明胶海绵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性脾功能亢进22例临床分析
脾功能亢进
乙肝肝硬化
介入性动脉栓塞术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7例
栓塞
治疗性肝硬化脾功能亢进脾动脉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改良的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脾功能亢进46例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术
年,卷(期) 2009,(1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总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3-25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5
字数 271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9.15.04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常钢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 33 186 8.0 13.0
2 杨志刚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 17 67 5.0 8.0
3 梅世伟 广东省中医院血管介入科 15 78 5.0 8.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5)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3)
197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7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脾功能亢进
脾动脉栓塞术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19364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