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通过对十字孔径单元的四个端点添加L形的孔径,给出了一种新单元的频率选择表面(FSS)设计,同时通过拆分,得到了相对应的拆分单元FSS.利用谱域法,对两种FSS结构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在TE波入射时角度变化、大角度入射时极化变化对中心频率的影响以及通带带宽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采用镀膜和光刻技术制备了两种麟结构的实验样件,在微波暗室中进行测试,得到的实验曲线与理论仿真曲线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新单元的两种FSS结构的中心频率均能在TE波入射时实现角度稳定性和大角度入射时实现极化稳定性;拆分单元FSS的中心频率几乎不变,具有更宽的通带带宽.
推荐文章
一种改进的频率选择表面等效电路模型
频率选择表面
等效电路模型
曲线拟合
相对介电常数
基于曲折线单元的小型化频率选择表面
频率选择表面
小型化
传输系数
曲折线
一种双曲率雷达罩的频率选择表面分片设计
频率选择表面
雷达罩
等效平板
优化
周期矩量法
一种性能稳定的新Y形单元厚屏频率选择表面
厚屏频率选择表面
模式匹配法
角度稳定性
极化稳定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一种性能稳定的新单元频率选择表面
来源期刊 物理学报 学科 物理学
关键词 频率选择表面(FSS) 新单元 极化稳定性 角度稳定性
年,卷(期) 2009,(1) 所属期刊栏目 凝聚物质: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05-510
页数 6页 分类号 O4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3290.2009.01.079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孙连春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19 380 10.0 19.0
2 高劲松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63 701 16.0 23.0
3 冯晓国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8 366 13.0 18.0
4 贾宏燕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5 80 4.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3)
同被引文献  (18)
二级引证文献  (56)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4(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0)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8(1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9(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6)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频率选择表面(FSS)
新单元
极化稳定性
角度稳定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物理学报
半月刊
1000-3290
11-1958/O4
大16开
北京603信箱
2-425
193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3474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17468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