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联素的影响,探讨具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γ)部分激动作用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在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19例,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与氯沙坦组.替米沙坦组给予口服替米沙坦80 mg/d;氯沙坦组给予口服氯沙坦50 mg/d,药物治疗12周.观察给药前和治疗2周、4周后脂联素水平;并随访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脑卒中、心因性死亡等.结果 替米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服药前空腹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4±1.41)mg/L vs(2.85±1.36)mg/L(P>0.05);服药4周后,两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服药前比较均升高,替米沙坦组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氯沙坦组明显增高,(10.92±2.08)mg/L vs(7.85±1.51)mg/L(P<0.01).随访过程中,氯沙坦组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替米沙坦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提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联素水平明显优于氯沙坦,并有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趋势.
推荐文章
替米沙坦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hs-CRP、MMP-9和AngⅡ水平的影响1)
替米沙坦
不稳定型心绞痛
C-反应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血管紧张素Ⅱ
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对胰岛素抵抗大鼠冠状动脉脂联素受体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
替米沙坦
氯沙坦
脂联素
冠状动脉
大鼠
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和心肌缺血的影响
心绞痛,不稳定型
氯沙坦
肿瘤坏死因子-α
间质金属蛋白酶9
白细胞介素-6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替米沙坦和氯沙坦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脂联素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临床荟萃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 替米沙坦 氯沙坦 脂联素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93-39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41.4
字数 2785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瑞杰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 102 619 14.0 20.0
2 李拥军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186 841 13.0 22.0
3 杨蓉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内科 76 357 10.0 16.0
4 李莉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 45 351 10.0 17.0
5 姜红岩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心内科 21 144 6.0 1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8)
共引文献  (40)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0)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4(6)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5(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心绞痛,不稳定型
替米沙坦
氯沙坦
脂联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荟萃
月刊
1004-583X
13-1062/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山东路361号
18-233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335
总下载数(次)
7
总被引数(次)
61762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