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观察治疗前后银屑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情况和血管生成活性的改变来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对患者微循环的影响,以及各指标变化对病程发展的影响.方法 检测51例银屑病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的标志物-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TM)及血管增生活性的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血浆水平和50例健康体检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对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前后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并结合PASI分值进行分析.结果 银屑病进行期(VEGF 329.5±129.1、bFGF 15.1±5.0、sTM 61.5±3.5、vWF169.2±47.3)和静止期患者(258.4±105.2、11.7±3.8、46.2±2.9、124.6±39.9)水平均高于对照组(216.5±55.3、7.3±4.5、27.1±1.5、102.0±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行期银屑病患者各项指标水平高于静止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银屑病患者治疗后的(VEGF 218.4±105.2、bFGF 7.5±4.5、sTM 37.6±5.6、vWF116.0±21.3)低于治疗前(329.5±129.1、12.12±5.0、85.5±5.5、169.2±1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银屑病患者PASI分值有显著降低(P<0.01),PASI分值与vWF、VEGF有显著相关性(P<0.01),与bFGF、sTM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 银屑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细胞损伤,这种损伤导致血管生成活性的增加.而经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后患者上述指标则趋近正常,其变化趋势与病程发展明显相关.
推荐文章
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护理
窄谱中波紫外线
寻常型银屑病
护理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血清和皮损中干扰素-γ水平的影响
寻常性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干扰素-γ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32例疗效观察
窄谱中波紫外线
阿维A
寻常型斑块状银屑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窄谱中波紫外线对银屑病患者微循环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银屑病 微循环 血管生成活性 内皮细胞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7-1669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5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毕廷民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8 23 4.0 4.0
2 孙小强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4 17 3.0 4.0
3 刘阳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7 24 3.0 4.0
4 姜峰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3 11 2.0 3.0
5 王丽坤 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银屑病
微循环
血管生成活性
内皮细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月刊
1007-9564
13-1221/R
大16开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南路57号
18-2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0470
总下载数(次)
8
总被引数(次)
4390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