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分析大面积烧伤患者创面病原菌在不同时段内构成的改变规律,为在取得细菌学证据前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04-2006年收治的烧伤≥50.0%体表面积且在伤后5 d内入院的患者,从烧伤创面分泌物中分离病原菌;采样点为伤后当天至伤后2个月.结果 共分离到病原菌476株,G杆菌占64.1%;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AU)、铜绿假单胞菌(PAE)和鲍氏不动杆菌(ABA)分别列第1~3位;在伤后第1和第6周至伤后2个月两个时段内均以G+菌为优势菌,且SAU为主要菌株;在伤后第2~5周,G-菌为优势菌,PAE和ABA为创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在此阶段内,SAU的感染位居单个菌株的第1或第2位.结论 在不同时段内烧伤创面的病原菌构成存在差异,在各时段内均应特别注意防治SAU的感染及ABA感染的上升趋势.
推荐文章
烧伤患者创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病原菌
烧伤创面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Meek植皮修复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
烧伤
皮肤移植
Meek植皮
创面修复
同时入院9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感染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变迁
大面积烧伤
病原菌
细菌
变迁
抗药性,微生物
合理用药
感染控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大面积烧伤患者不同时段创面病原菌构成的变化规律
来源期刊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烧伤 感染 创面
年,卷(期) 2009,(1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微生物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647-2649
页数 分类号 R378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柴家科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 206 1317 17.0 23.0
2 李峰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研究所 40 213 9.0 1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2)
共引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26)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2004(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6(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5(1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8(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9(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烧伤
感染
创面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半月刊
1005-4529
11-3456/R
大16开
北京市复兴路28号
82-747
199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08
总下载数(次)
12
总被引数(次)
32270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