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南通童子戏(下文简称童子戏)是依附于祭祀仪式旨在驱邪、祈福、免灾而发展成为娱人、娱神的地方性民间戏曲。与当代的成熟戏曲相比,音乐上没有成套完整的唱腔,没有规范的管弦伴奏。基本处于“锣鼓助节。不托管弦,一人启齿,众人相帮”的原生态状态。音乐伴奏主要是打击乐器锣鼓为主,唱腔最大的特点是男女“同腔同弦”,锣鼓助节,自由散唱,众人相和。音调高低因人而异,
推荐文章
湘中梅山傩戏口述档案资源建设探究
梅山傩戏
口述档案
资源建设
黄梅戏的历史与发展
黄梅戏
剧种
韵味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南通童子戏唱腔价值探究
来源期刊 剧影月报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价值探究 唱腔 南通 音乐伴奏 民间戏曲 祭祀仪式 生态状态 打击乐器
年,卷(期) 2009,(4)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73-74
页数 2页 分类号 J821.2
字数 语种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价值探究
唱腔
南通
音乐伴奏
民间戏曲
祭祀仪式
生态状态
打击乐器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剧影月报
双月刊
1004-5864
32-1095/J
大16开
南京市中山南路89号江苏文化大厦9楼
28-43
1959
chi
出版文献量(篇)
8907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2494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