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比较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经胃镜检查确认为Hp阳性的活动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4例,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口服雷贝拉唑1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及克拉霉素500 mg,2次/d,治疗1周后继续单独口服雷贝拉唑10 mg,2次/d;对照组37例,口服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 000 mg及克拉霉素500 mg,2次/d,治疗1周后继续单独口服奥美拉唑20 mg,2次/d.两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疗程为4周,胃溃疡为6周.用药结束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Hp.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用药1 d的临床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1%和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 d后症状缓解率分别为97%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2%和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溃疡总有效率分别为97%和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根除率分别为89%和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组均能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症状和促进溃疡愈合及根除Hp,但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在改善临床症状及促进溃疡愈合方面优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
推荐文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比较
来源期刊 内科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373-374
页数 分类号 R573.1
字数 232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7768.2009.03.02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春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消化内科 32 99 6.0 8.0
2 陆福山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消化内科 12 51 5.0 7.0
3 黄静红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消化内科 5 26 2.0 5.0
4 陈院明 广西壮族自治区龙泉山医院消化内科 4 26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3)
共引文献  (82)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77)
二级引证文献  (64)
199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4(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4)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11)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9)
2015(18)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7(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8(8)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9(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内科
双月刊
1673-7768
45-1347/R
大16开
广西省南宁市东葛路20-7号
48-37
200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620
总下载数(次)
4
总被引数(次)
1997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