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纯粉煤灰颗粒在1000℃时发生熔融,球型颗粒尺寸减小,颗粒间存在较弱的连接;1100℃时球型颗粒消失,试样熔融成一体.高温显微镜图片表明,制品的烧结过程可以分为4个阶段.掺加了50%页岩的粉煤灰试样在1000℃时即生成液相,填充颗粒间的孔隙提高了试样的密实度,增加了试样在高温时的流动性,并可以使莫来石在1100℃时发生热分解.达到烧结温度点后,试样的焙烧温度越高,断面边界处的轮廓越明显.
推荐文章
烧结粉煤灰轻质承重砖研究
粉煤灰
烧结轻质承重砖
烧结剂对新疆粉煤灰中锂浸出的作用特性
粉煤灰
烧结剂
微波
固废回收
粉煤灰刨花板微观作用(机理)的探讨
粉煤灰刨花板
微观构造
微观机理
电石渣动态煅烧及烧结过程的微观结构分析
电石渣
煅烧
烧结
微观结构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粉煤灰制品烧结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
来源期刊 材料导报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粉煤灰 微观结构 高温显微镜 液相
年,卷(期) 2009,(8) 所属期刊栏目 材料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9-61,67
页数 4页 分类号 TU522.1
字数 300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5-023X.2009.08.01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保国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26 5812 36.0 47.0
2 穆松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33 200 10.0 11.0
3 王耀城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4 66 5.0 7.0
4 黄祥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10 28 2.0 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72)
共引文献  (127)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7(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8(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6)
1999(9)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9)
2000(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5(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6(7)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6)
2007(14)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粉煤灰
微观结构
高温显微镜
液相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材料导报
半月刊
1005-023X
50-1078/TB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洪湖西路18号
78-93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557
总下载数(次)
86
总被引数(次)
145687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