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1例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对其诊断、治疗经过及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患者3年前无诱因触及右下腹肿块,术后诊断为(腹膜后)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肉瘤.后因不全性肠梗阻在我院行腹内疝复位+回肠侧侧吻合术,后再次以腹膜后肿瘤入院,继之行右腹膜后肿瘤切除+右髂外动脉重建+右髂静脉结扎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腹膜后)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结论:侵袭性血管黏液瘤的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主要依据术后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
推荐文章
盆腹腔软组织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临床病理分析
黏液瘤
盆腔肿瘤
病理学,临床
免疫组织化学
血管黏液瘤临床、病理与影像学表现
黏液瘤
诊断,鉴别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外阴
盆底
免疫组织化学
介入治疗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7例临床病理分析
软组织肿瘤
血管黏液瘤
外阴肿瘤
免疫表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临床误诊分析
来源期刊 临床误诊误治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腹膜后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误诊误治与原因分析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4-65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5.4
字数 343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3429.2009.12.043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天航 31 124 6.0 10.0
2 方国恩 132 928 17.0 25.0
3 华积德 81 675 12.0 24.0
4 毕建威 98 653 12.0 21.0
5 卢正茂 8 33 3.0 5.0
6 薛绪潮 50 271 9.0 14.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7)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3(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腹膜后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误诊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临床误诊误治
月刊
1002-3429
13-1105/R
大16开
河北省石家庄中山西路398号
18-46
198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561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427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