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CT多平面成像在纵隔肿瘤诊断及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 46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证实为纵隔肿瘤患者,行螺旋CT容积增强扫描;图像经后处理获得纵隔肿瘤多平面图像.结果: 多平面图像能够全面显示纵隔肿瘤上下范围、长度,肿瘤与周围器官组织的关系.28例良性纵隔肿瘤包括胸腺瘤、畸胎瘤、胸内甲状腺瘤、气管囊肿及神经源性肿瘤,多平面图像示肿瘤形态比较规则,轮廓清楚,与大血管、心脏、胸壁及肺组织之间有清晰的脂肪间隙存在;同时清楚显示肿瘤在纵隔分区内的位置.6例纵隔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可见肿瘤与大血管、心包、胸膜、气管之间间隙消失,肿瘤与之黏连或包绕紧密,呈灌铸状;12例淋巴瘤则见纵隔、肺门处多发肿块.结论: 螺旋CT多平面成像可以对纵隔肿瘤生长及有无周围侵犯进行很好观察,对临床手术及放化疗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价值.
推荐文章
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应用价值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64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心病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
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
16层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螺旋CT多平面成像在纵隔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来源期刊 现代肿瘤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纵隔肿瘤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胸部肿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23-232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30.4
字数 33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4992.2009.12.02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建生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18 61 5.0 7.0
2 彭俊琴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23 74 5.0 7.0
3 汤日杰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44 179 7.0 10.0
4 傅文海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7 24 2.0 4.0
5 付东海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4 15 2.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0)
共引文献  (57)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0)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6)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5)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多平面重建
纵隔肿瘤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现代肿瘤医学
半月刊
1672-4992
61-1415/R
大16开
西安市雁塔西路309号
52-297
199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6990
总下载数(次)
35
总被引数(次)
74603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