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退垸还湖是降低防洪压力的重要措施,不同的平退方式对防洪的影响是不同的.运用一维非恒定流数学模型研究概化河道及蓄滞洪区中退垸还湖对附近河道的防洪影响,总结退垸还湖对河道防洪影响的规律及退垸还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为退垸还湖的实际推行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退垸还湖可以有效的起到蓄洪滞洪的作用,其中单退方式对控制站的水位降低作用比双退方式更为明显.单退情况下,防洪效应受到口门开启时间的影响,采用合理的调度方式,可以更加充分发挥垸区的蓄洪削峰作用.相比较而言,距离平退垸区比较近的水位站点受到的影响更大;上游与下游相比较,同样距离情况下,上游站点受到的影响相对大一些.因此,在退垸还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平退垸区及保护区域的相对位置、平退方式及垸区的调度方式等多方面因素.
推荐文章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对鄱阳湖区防洪形势的影响分析
退田还湖
防洪功能
防洪形势
鄱阳湖
洞庭湖区湖垸农业与退田还湖区替代农业模式研究
洞庭湖区
湖垸农业
洪涝灾害
退田还湖
替代农业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对鄱阳湖区防洪形势的影响分析
退田还湖
防洪功能
防洪形势
鄱阳湖
长江流域 "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防洪作用
平垸行洪
退田还湖
江湖变化
防洪
槽蓄
长江流域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退垸还湖防洪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学科 工学
关键词 退田还湖 防洪效应 影响因素
年,卷(期) 2009,(10)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08-2811,2816
页数 5页 分类号 TV122
字数 2790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1815.2009.10.062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马斌强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57 499 12.0 20.0
2 刘美琪 12 77 4.0 8.0
3 袁超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229 1644 21.0 28.0
4 陈建 21 122 6.0 10.0
5 李聪 河南农业大学理学院 46 261 11.0 1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9)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9(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2(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1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退田还湖
防洪效应
影响因素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科学技术与工程
旬刊
1671-1815
11-4688/T
大16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86号
2-734
20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642
总下载数(次)
83
总被引数(次)
11390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