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在评估肿瘤所在区域的引流淋巴结时,CT、MRI等常用影像技术仅依靠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分组等非特异性诊断标准,而不能提供有关淋巴结内部结构的重要信息,所以诊断准确性较低.使用钆喷替酸葡甲胺(Gadolinium 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 Gd-DTPA),尤其是Gd-DTPA类鳌合物等淋巴靶向的对比剂,有望改善这种不利的局面.目的:制备Gd~(3+)标记的二乙三胺五乙酸一白蛋白--钆喷替酸葡甲胺一白蛋白(Gd-DTPA-HSA),在动物实验中观察其淋巴结靶向强化效果,并探讨其潜在的应用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分组设计、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12/2009-04在南方医院影像中心实验室完成.材料:首先将Gd_2O_3与0.1 mol/L HCI反应10 min,制得GdCl_3.然后将DTPA环酐、人血清白蛋白溶液以摩尔比分别为200:1,100:1的比例混合,各分为4等份,在pH值分别为5.0,6.0,7.0,8.0、室温下反应30 min.最后加入GdCl3,络合反应在1 min内完成.将Gd-DTPA-HSA冻干成粉末并配制成0.50 mmol Gd/L的Gd-DTPA-HSA溶液备用.方法:健康新西兰兔6只,平扫后在双侧后脚掌趾蹼间隙各注射0.2 mL含Gd 0.50 mmol/L的Gd-DTPA-HSA溶液,于给药后30 min,1 h,3 h进行3次MRI扫描.测量增强前后胭窝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强化率.主要观察指标:①不同反应条件下每个白蛋白分子上所结合的Gd3+离子数量,计算不同反应条件DTPA-HSA的偶联效率.②Gd-DTPA-HSA淋巴结靶向强化效果及其动态变化过程.结果:①在DTPA-HSA摩尔比相同的条件下,每分子DTPA-HSA结合的Gd~(3+)数目和DTPA-HSA的偶联效率随着反应体系pH值的增高而增加.②在反应体系pH值一定的条件下,DTPA-HSA摩尔比为200:1时每分子DTPA-HSA结合的Gd~(3+)数目大于DTPA-HSA摩尔比为100:1时的二者结合的数目,但前者的DTPA-HSA偶联效率低于后者.③经趾蹼间隙给药后,小腿淋巴管和胭窝淋巴结明显、均匀的强化.结论:pH=8.0的0.1 mol/L NaHCO_3反应缓冲体系有利于人血清白蛋白与DTPA的偶联反应.Gd-DTPA-HSA是一种有效的淋巴结特异性对比剂,能够靶向强化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