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组织形态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取10月龄大鼠36只随机分成3组:补肾健脾组(BSJP)、正常组、模型组.BSJP组及模型组无菌条件下摘取双侧卵巢制造骨质疏松模型,正常组采取假手术.术后1周开始给药,12周后处死.取大鼠股骨远端1/3近关节部位,制作不脱钙骨切片,进行骨组织形态学研究.结果 BSJP组大鼠静态组织学各项参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动态组织学各项参数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中医药补肾健脾法可以明显降低破骨细胞活性,抑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高转换率,能够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症.
推荐文章
实验性大鼠骨质疏松症颞下颌关节的骨组织形态计量学观察
颞下颌关节/病理学
骨质疏松症/病理学
软骨/病理学
骨质吸收
镓盐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骨结构的影响
骨质疏松症
镓盐
骨强度
补肾壮骨颗粒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计量学的影响
补肾壮骨颗粒
骨质疏松
骨组织计量学
大鼠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补肾健脾法对骨质疏松大鼠骨组织形态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来源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补肾健脾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学
年,卷(期) 2009,(2) 所属期刊栏目 基金项目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7-288
页数 2页 分类号 R285.5
字数 356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8-0805.2009.02.01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罗永红 22 63 4.0 7.0
2 陈久毅 64 263 10.0 14.0
3 倘艳锋 4 52 3.0 4.0
4 李玉雄 22 69 5.0 8.0
5 黎喜平 14 74 6.0 8.0
6 徐远坤 13 88 6.0 9.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9)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0)
同被引文献  (85)
二级引证文献  (93)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5)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15)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4(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5(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6(1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7(1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8(1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0)
2019(16)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3)
2020(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补肾健脾
骨质疏松
骨组织形态学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时珍国医国药
月刊
1008-0805
42-1436/R
大16开
湖北省黄石市黄石大道874号
38-168
1990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8395
总下载数(次)
43
总被引数(次)
20386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