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主体问性虽是西方哲学中的概念,但自引入我国理论界之后倍受关注,这个内涵丰富,意蕴深刻,意义重大的"主体间性"本身隐藏和彰显着主体在交往实践中的生存论关系.本文试图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当前境遇中,撇开了主体间性其他关系,只从主体(人)的交往关系中探讨主体间关系,旨在说明主体间从对抗、冲突、矛盾的不协调关系走向融合、平等、和谐的关系,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从理论到实践中的和谐人际关系路径.
推荐文章
论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公共图书馆
构建
和谐社会
作用
电视民生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电视民生新闻
和谐社会
积极作用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和谐社会
主体性
人的个性全面发展
浅析和谐社会中的法院调解制度
法院调解
公正
效率
合意
中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和谐社会中的主体间性模式论
来源期刊 特区经济 学科
关键词 主体 主体间性 和谐社会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工作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88-291
页数 4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卓芸 2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主体
主体间性
和谐社会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特区经济
月刊
1004-0714
44-1032/F
大16开
广东省深圳市
1983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8621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8389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