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生态学报       
摘要:
通过大范围的野外调查和室内测定,运用Levins及Pianka公式,对近代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植物的构成及主要物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方内共有水生植物34 种,隶属于16科26属;各调查区域间物种组成和群落类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区域形成的年份越久,其物种数和群落类型就越丰富;挺水植物中以芦苇的生态位宽度最大,为0.905,藨草的最低,为0.127; 沉水植物中轮藻、穗花狐尾藻、川蔓藻及小茨藻的生态位宽度较大,分别为0.783、0.673、0.669和0.640,金鱼藻的最低,仅为0.100.龙须眼子菜、大茨藻和苦草间,马来眼子菜和菹草间生态位重叠值较大,说明这几种植物具有相似的环境适应能力.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及耐盐区间的大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由此可以断定土壤和水体盐度是导致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植物生态位分化的关键因子.
推荐文章
黄河三角洲芦苇湿地的恢复
芦苇
湿地
恢复
黄河三角洲
基于管理目标的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量
湿地
生态需水量
管理目标
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保育及恢复技术研究展望
黄河三角洲
湿地
生态系统保育
恢复技术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保护对策
黄河三角洲
湿地
环境
生态现状
保护对策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植物组成及生态位
来源期刊 生态学报 学科
关键词 水生植物组成 生态位 水体和土壤盐度 黄河三角洲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简报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6257-6265
页数 9页 分类号 Q143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321/j.issn:1000-0933.2009.11.061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212)
共引文献  (479)
参考文献  (2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8)
同被引文献  (309)
二级引证文献  (212)
196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7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7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7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0(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2(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4(7)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7)
198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7(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88(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8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1(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2(1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3(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4(8)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7)
1995(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6(9)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7(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1998(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0)
19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1)
2000(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1(1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2(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0)
2003(17)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14)
2004(2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1)
2005(16)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6)
2006(16)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2)
2007(5)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6)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2(14)
  • 引证文献(1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3(11)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4(22)
  • 引证文献(5)
  • 二级引证文献(17)
2015(21)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15)
2016(36)
  • 引证文献(6)
  • 二级引证文献(30)
2017(49)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46)
2018(32)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29)
2019(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47)
2020(20)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7)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水生植物组成
生态位
水体和土壤盐度
黄河三角洲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生态学报
半月刊
1000-0933
11-2031/Q
16开
1981-01-0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4991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516896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