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研究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试验地内以桉树人工林林龄2年为第一代林,选用5种牧草种植区的土壤样品作为人工林地间供试材料,行带内杂草地土样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每个区组中选3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挖剖面,测定土壤含水量、蔗糖酶、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结果] 桉树人工林地间作牧草以后,有效提高了林下土壤含水量; 蔗糖酶活性测定中糖蜜草样地的蔗糖酶活性提高幅度最大,达到73.92%;网脉臂形草样地的次之,为46.85%;脲酶活性测定中网脉臂形草样地的脲酶活性提高到19.11%,GC1581柱花草和糖蜜草样地的也有显著提高,分别是10.07%和8.43%.[结论] 牧草间作能有效改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减缓土壤衰退.
推荐文章
草甘膦对桉树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草甘膦
桉树人工林
土壤酶活性2
连栽桉树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分析
桉树
多代连栽
微生物
土壤酶
桉树人工林间作豆科牧草适应性评价
刚果12号桉
牧草间作
豆科牧草
适应性
人工抚育对桉树人工林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桉树
人工林
抚育
植物多样性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 含水量 土壤酶 活性
年,卷(期) 2009,(12) 所属期刊栏目 林业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723-5724,5726
页数 3页 分类号 S792.39
字数 2584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9.12.16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白昌军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155 1252 18.0 25.0
2 虞道耿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43 268 8.0 13.0
3 刘圳 海南大学农学院 2 17 1.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6)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4)
二级引证文献  (33)
1999(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6(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09(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3)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3(4)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4(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5(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7(5)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8(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8)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5)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桉树人工林
含水量
土壤酶
活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相关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英文译名:
官方网址:http://std.nankai.edu.cn/kyjh-bsd/1.htm
项目类型:面上课题
学科类型: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