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髓内脂肪蓄积是由机体脂肪代谢异常在髓内形成的脂肪沉淀,还是由于激素直接作用于骨髓间充质细胞使细胞发生了分化,以及具体生成的过程目前还没有定论.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骨髓间充质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性实验,于2007-01/2009-01在中国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完成.材料:3或4周龄SD大鼠80只,体质量(110±10)g,雌雄不拘.方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并进行传代,取第3代细胞作为实验标本.主要观察指标:①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间充质细胞在地塞米松10-7 mol/L浓度和正常培养状态下3,7,14,21 d时的形态变化.②细胞碱性磷酸酶、Sundan Ⅲ染色后骨髓间充质细胞的形态变化.③酚试剂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④四甲基偶氮唑盐法检测地塞米松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①原代细胞接种24 h后,培养瓶底即出现少许贴壁细胞,多呈纺锤形或梭形;随着培养时间延长,贴壁细胞明显增多,呈放射状排列.传代后细胞分布均匀,呈典型的成纤维细胞样.地塞米松刺激后,细胞由梭形变为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后期,随着浓度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细胞团聚现象消失,很多贴壁的细胞悬浮、死亡.②在正常培养细胞中,没有或很少见到橘红色的脂肪颗粒着色,在含有地塞米松培养的细胞中,随着激素浓度增高和时间持续,细胞内Sundan Ⅲ着色的脂肪颗粒明显增加.⑨在21 d时,正常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值分别是10-8,10-7,10-6 mol/L地塞米松组的1.57倍,4.49倍和5.0倍.在7,14,21 d时,正常培养的细胞碱性磷酸酶分别是相应107 mol/L地塞米松组的2.93倍,3.80倍和4.39倍,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高浓度地塞米松对细胞增殖活力的抑制效果明显.10-7 mol/L和10-6 mol/L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地塞米松促进骨髓间充质细胞的脂肪生成,抑制成骨分化,并且随着浓度增高和作用时间延长,作用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