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发生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PTC(PTC组)、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良性组)和15例正常甲状腺(对照组)组织标本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1(AT1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 ANG-Ⅱ、AT1R、VEGF阳性率PTC组明显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良性组高于对照组(P<0.05);PTC组织中ANG-Ⅱ、AT1R与VEGF蛋白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94,P<0.01;r=0.446,P<0.05).结论 ANG-Ⅱ、AT1R高表达促进了PTC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为诱导VEGF产生,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
推荐文章
VEGF和nm23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病理意义
VEGF
nm23
甲状腺乳头状癌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甲状腺肿瘤
腺癌,乳头状
缺氧诱导因子1-α
Fas蛋白与RCAS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Fas
RCAS1
CLOCK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CLOCK基因
甲状腺乳头状癌
昼夜节律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ANG-Ⅱ、AT1R、VEGF表达及意义
来源期刊 山东医药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89-90
页数 2页 分类号 R736.1
字数 181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2-266X.2009.07.034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会娟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0 176 7.0 9.0
2 张志宇 8 22 3.0 4.0
3 王俊宏 12 43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4)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
1992(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7(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甲状腺肿瘤
血管紧张素-Ⅱ
血管紧张素受体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山东医药
周刊
1002-266X
37-1156/R
大16开
济南市燕东新路6号
24-8
195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362
总下载数(次)
42
总被引数(次)
199298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