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经过初筛、复筛,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富产絮凝剂并适用于甘蔗蔗汁絮凝澄清的微生物菌株A.通过菌株A的5.8S rRNA基因两侧的内转录间隙(ITS)进行序列分析,并结合形态观察确定该菌株为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 sp).对培养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获得该菌株产絮凝荆的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为6.0、28℃、140r/min;培养4d;最佳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牛内膏.微生物发酵液在蔗汁沉降试验中的絮凝率为69.2%,清汁色值为87.4IU.
推荐文章
一株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絮凝剂产生菌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活性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G-420的筛选及其絮凝特性
生物絮凝剂
硅酸盐细菌
絮凝特性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群的培养条件及絮凝特性初步研究
微生物絮凝剂
复合菌群
絮凝活性
培养条件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絮凝条件
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率
絮凝剂产生菌
絮凝条件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专用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分离与鉴定
来源期刊 湖北农业科学 学科 生物学
关键词 微生物絮凝荆(MBF) 盘多毛孢属 培养条件 絮凝 色值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植物保护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741-2744
页数 4页 分类号 Q939.9
字数 420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439-8114.2009.11.03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李楠 广西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52 302 9.0 14.0
2 陈春岚 2 19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56)
共引文献  (80)
参考文献  (1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6)
1976(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7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9(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1(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199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3(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4(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5(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6(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7(5)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5)
1998(5)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9(8)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8)
2000(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3(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6(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微生物絮凝荆(MBF)
盘多毛孢属
培养条件
絮凝
色值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湖北农业科学
半月刊
0439-8114
42-1255/S
大16开
武汉市武昌南湖瑶苑2号
38-21
1955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9680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84101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