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的相关因素,并结合临床体会提出预防和处理措施.方法 分析403例(718侧)鼻内镜术后发生鼻腔粘连的19例(27侧)的临床资料.对粘连类型、病变性质、病变程度、变态反应及术后反复感染、鼻腔结构异常、手术因素和随访处理情况诸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本组病例粘连的发生率为4.71%;(2)各粘连类型按发生率高低依次是中鼻甲与鼻腔外侧壁粘连、筛窦腔粘连闭塞、中鼻甲与鼻中隔粘连、下鼻甲与鼻中隔粘连,未见中鼻甲与下鼻甲粘连及上颌窦自然开口粘连封闭;(3)感染性病变、病变严重、变态反应及术后反复感染、鼻腔结构异常、手术技巧不够熟练和随访处理经验不成熟以及不按时随访的粘连发生率较高.结论 术前充分认识上述相关因素,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提高手术技巧,正确处理中、下鼻甲及鼻中隔,术后定期随访和及时解除粘连是减少鼻腔粘连发生的关键.
推荐文章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
鼻腔粘连
并发症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预防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内镜术
鼻腔粘连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分析
鼻窦炎
鼻息肉
内窥镜检查
鼻腔粘连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防治体会
鼻内镜手术
鼻腔粘连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鼻内镜术后鼻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鼻内镜 鼻腔粘连
年,卷(期) 2009,(19) 所属期刊栏目 经验交流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500-2501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19|R765.25
字数 2167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9.19.047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邹帆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9 41 4.0 6.0
2 高明华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8 126 7.0 10.0
3 李晓晓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7 23 3.0 4.0
4 方红雁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4 79 6.0 8.0
5 李朝军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12 80 6.0 8.0
6 邝韶景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7 42 4.0 6.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67)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991(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5)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3)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16(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3)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9(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鼻内镜
鼻腔粘连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