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3种方法评价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疗效.方法 家兔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后7周和8周,分别给予吡喹酮治疗,治疗前后每周采血1次,分别用3种方法检测感染家兔治疗前后的血清DNA、IgG和环卵沉淀率(COPR)水平.结果 ELISA检测法在动物模型治疗6个月后,其血清抗体仍维持在一定水平;COPT检测法于治疗后5个半月在家兔血清中找不到阳性虫卵;PCR法在治疗后3个月的家兔血清中未扩增出DNA.结论 PCR法的疗效考核价值优于常规ELISA法和COPT法.
推荐文章
3种CAg检测方法评价吡喹酮治疗日本血吸虫病疗效的比较
吡喹酮
血吸虫病
循环抗原
疗效考核
单克隆抗体
中草药对日本血吸虫尾蚴钻肤的预防
日本血吸虫尾蚴
射干
苦参
徐长卿
商陆
炎症反应
防蚴润肤霜防御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的研究
日本血吸虫
尾蚴
防蚴润肤霜
急性皮肤刺激试验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种方法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家兔的疗效评价
来源期刊 检验医学与临床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环卵沉淀试验 评价研究
年,卷(期) 2009,(6)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1-403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32.21|R446.61
字数 267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2-9455.2009.06.00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夏超明 苏州大学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59 422 12.0 16.0
2 陆正贤 2 6 1.0 2.0
3 李松华 2 6 1.0 2.0
4 荣荣 1 1 1.0 1.0
5 时长军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1)
共引文献  (25)
参考文献  (8)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3)
198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5(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8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5(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4(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5(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6(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日本血吸虫
聚合酶链反应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环卵沉淀试验
评价研究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检验医学与临床
半月刊
1672-9455
50-116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回兴唐家沟宝环路420号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5楼
78-157
2004
chi
出版文献量(篇)
24380
总下载数(次)
29
总被引数(次)
109739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