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伪膜性肠炎(PMC)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征.方法 对我院2002年-2008年诊治的8例PMC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均在使用广谱抗生素过程中出现腹泻、腹痛、血便等表现.接受结肠镜检,提示为PMC,其中4例患者粪便中培养出难辨梭状芽胞杆菌.结论 PMC多在应用抗生素后发病.老年人、重病患者及外科大手术后患者为易感人群.结肠镜检查是诊断PMC快速而可靠的方法之一.伪膜性肠炎(PMC)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和小肠的急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多系在应用抗生素后,正常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胞杆菌 (CD)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1].
推荐文章
伪膜性肠炎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
肠炎
伪膜性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17例伪膜性肠炎临床分析
伪膜性肠炎
抗生素
合理用药
内镜诊断伪膜性肠炎8例报告
伪膜性肠炎
结肠镜
38例伪膜性肠炎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伪膜性肠炎
抗生素
临床特点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简析伪膜性肠炎的内镜诊断
来源期刊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 学科
关键词 伪膜性肠炎 结肠镜
年,卷(期) 2009,(7) 所属期刊栏目 综述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52-53
页数 2页 分类号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0)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伪膜性肠炎
结肠镜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医药与保健(下旬版)
月刊
1004-8650
61-1246/R
北京市100074-02信箱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756
总下载数(次)
11
总被引数(次)
280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