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为常绿水生鸢尾种苗的工厂化生产提供技术依据.[方法]以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为试材,通过移栽试验研究了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基质草炭+砻糠灰+珍珠岩(体积比为7∶ 2∶ 1)中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0%以上,其余2种基质的移栽成活率都低于60%.移栽后,生根培养基1/2 MS+IBA 0.5 mg/L+NAA 0.5 mg/L+活性炭(处理A3)中组培苗的平均根数、叶数与主根长均显著优于1/2 MS培养基,1/2 MS培养基中根茎部无黑色污染状(处理A2)的组培苗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的.处理A2和A3中大、中苗的移栽成活率达95%以上.4月13日与9月9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活率最高,分别为81%和82%;6月2日移栽的组培苗的成苗时间最短,为36 d;11月3日移栽的组培苗成活率低,成苗时间长达120 d.[结论]该试验为常绿水生鸢尾的栽培和繁育奠定了基础.
推荐文章
4个鸢尾新品种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德国鸢尾
组培苗
移栽成活率
铁皮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铁皮石斛
移栽成活率
影响因素
影响甘蔗组培苗假植成活率的几个因素的研究
甘蔗
组培苗
假植
成活率
影响因素
欧李组培苗移栽成活影响因子的研究
欧李
组培繁殖
炼苗
移栽
成活因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影响常绿水生鸢尾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安徽农业科学 学科 农学
关键词 常绿水生鸢尾 组培苗 成活率
年,卷(期) 2009,(34) 所属期刊栏目 农艺与园艺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7251-17253
页数 3页 分类号 S682.32
字数 310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0517-6611.2009.34.04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玉珍 40 259 9.0 12.0
2 成海钟 47 294 10.0 14.0
3 金立敏 39 188 8.0 11.0
4 韦庆华 7 23 3.0 4.0
5 朱旭东 40 302 9.0 16.0
6 张文婧 28 128 7.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22)
参考文献  (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52)
200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4)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2(7)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3(9)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8)
2014(9)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7)
2015(17)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6)
2016(6)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6)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8(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20(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常绿水生鸢尾
组培苗
成活率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安徽农业科学
半月刊
0517-6611
34-1076/S
大16开
安徽省合肥市农科南路40号
26-20
1961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281
总下载数(次)
236
总被引数(次)
436536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