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采用1例L1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疼痛患者的原始影像资料,男,70岁,患者伤椎采用单侧入路退针法注射实施椎体成形术,进针点选择左侧椎弓根近中心部位,内倾角度为24.5°,先将针穿刺到达椎体的前中1/3部位,注射骨水泥3 mL,然后缓慢向后退针至椎体的1/2部位,并停留3 min,注射2 mL,再退针到椎体的中后1/3部位进行注射1 mL.模拟传统的将全部6 mL骨水泥在椎体中前1/3固定点一次性注入方法,获取椎体L_(1~2)节段断层图像,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椎体上表面分别依次施加载500,1 000,1 500,2 000,2 500 N的轴向压缩负载,进行生物力学对比分析.随着施加负载的增加,应变和应力也逐渐增加,椎体呈现弹性性质,出现了近似线性的小变形情况.传统注射较退针注射有较大的应力和应变.结果提示,退针注射法注射骨水泥,较传统的一次性固定点注射法有更好的生物力学分布.
推荐文章
应用有限元分析单侧与双侧入路椎体成形后的生物力学变化
椎体成形术
单侧及双侧入路
有限元分析
应力
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的生物力学有限元分析
有限元
应力
应变
刚度
外固定器
椎间盘高度降低及退变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验证
椎间盘高度
退变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应用有限元法对比分析单侧入路退针法与固定点注射骨水泥椎体成形的生物力学变化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椎体成形术 退针注射 穿刺 固定点注射
年,卷(期) 2009,(48) 所属期刊栏目 骨科植入体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9429-9432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462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09.48.00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宓士军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骨科 32 154 7.0 10.0
2 隆全利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骨科 9 29 3.0 5.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1)
参考文献  (6)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3)
190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1(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2(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8(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椎体成形术
退针注射
穿刺
固定点注射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