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背景:冠脉支架后较高的早期急性再闭塞及晚期再狭窄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而生物降解材料携带对抑制再狭窄有效的药物-紫杉醇金属涂层支架有望解决这一问题.目的:寻找出一种用于制作生物可降解支架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的细胞学实验,于2003-07/2005-07在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实验室(卫生部放射牛物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毒理学重点实验室)完成.材料:紫杉醇可降解材料(左旋丙素酯与聚乙交酯的比例为9:1)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提供.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为武汉博士德生物有限公司产品.方法:将培养所得第6代平滑肌细胞用0.25%胰蛋白酶在室温下消化3 min,加入10%牛血清BMEM培养液10 mL,制成平滑肌细胞悬液.将表面处理后用60Co消毒的低温保存材料经水浴加热至37℃,取出置于6孔培养板中,将细胞悬液滴加至材料中部,植入细胞浓度约5×106/cm2,使细胞悬液缓慢向材料周围扩散,最后加入10%BMEM牛血清培养液,放入5%CO2孵箱37℃中培养,每天用倒置显微镜观察材料中及周边细胞生长状态.主要观察指标:分别于培养后第3,6,12,19,26,34天后将材料取出,真空干燥、称质量,比较培养前后材料重量的损失,并计算材料平均降解速率.结果:倒置显微镜观察降解材料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生长没有影响,体外培养的平均降解速率为0.45%/d.结论:此紫杉醇降解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符合制作血管内支架材料的要求.
推荐文章
紫杉醇对大鼠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紫杉醇
平滑肌细胞
调亡
紫杉醇可降解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材料对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的作用
紫杉醇
人脐动脉平滑肌细胞
乙交酯/丙交酯共聚物
生物材料
紫杉醇对兔血管内皮和平滑肌细胞增生影响的差异及意义
紫杉醇
平滑肌细胞
内皮细胞
增生
共培养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紫杉醇降解材料对平滑肌细胞生长的影响
来源期刊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支架 降解材料 细胞相容性
年,卷(期) 2009,(21) 所属期刊栏目 研究与报告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4037-4040
页数 4页 分类号 R318
字数 2085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3-8225.2009.21.008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何敏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 22 110 8.0 9.0
2 杨海山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放射线科 131 605 13.0 18.0
3 陈宇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心内科 63 222 8.0 11.0
4 李树权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口腔科 1 1 1.0 1.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参考文献  (22)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7)
197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7(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8)
  • 参考文献(8)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7)
  • 参考文献(7)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5(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6(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7(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支架
降解材料
细胞相容性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旬刊
2095-4344
21-1581/R
大16开
沈阳浑南新区10002信箱
8-584
199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55677
总下载数(次)
80
总被引数(次)
33746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9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8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7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6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5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4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3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2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1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0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09年第1期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