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光学部边缘设计人工晶体(IOL)对后囊膜混浊(PCO)的预防作用.方法:电子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hase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有关不同IOL预防PCO的相关文献.按照选择标准选取合适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以PCO发生率和Nd:YAG激光囊膜切开率为临床治疗终点,以危险差作为治疗效应量,根据异质性检验选择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合并分析.结果:总计有10项试验纳入Meta分析,1项植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IOL、3项植入丙烯酸IOL、7项植入硅凝胶IOL.锐利边缘和光滑边缘比较,激光囊膜切开率的合并危险差,PMMA IOL为-25%(-45%,-5%)、丙烯酸IOL为-15%(-22%,-8%)、硅凝胶IOL为-6%(-11%,-1%);后囊膜混浊率的合并危险差,丙烯酸IOL为-32%(-51%,-13%)、硅凝胶IOL为-29%(-36%,-22%).结论:锐利边缘设计作为产生机械屏障作用的最佳几何构型,具有阻挡晶状体上皮细胞向视轴生长的屏障效应,可以有效预防PCO,并显著降低激光囊膜切开率.
推荐文章
直角边缘人工晶状体预防兔后囊膜混浊的实验研究
后囊膜混浊
直角边缘
人工晶状体
后囊膜划开人工晶状体光学部夹持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后发性白内障
后囊膜划开术
最佳矫正视力
后囊膜混浊的相关因素分析
白内障
后囊膜混浊
相关因素
人工晶体结构对后囊膜混浊的影响
晶体,人工
晶体囊
白内障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人工晶体光学部边缘设计预防后囊膜混浊的Meta分析
来源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晶体,人工 后囊膜混浊 光学部设计 Meta分析
年,卷(期) 2009,(9)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420-1423
页数 4页 分类号 R77
字数 3183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6-5725.2009.09.026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蔡季平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 103 345 8.0 11.0
2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 187 656 11.0 13.0
3 程金伟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 60 208 7.0 9.0
4 李由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 53 221 8.0 10.0
5 张琪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眼科 22 115 8.0 1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8)
参考文献  (2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38)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8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2(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1995(3)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9(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5)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6)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4(4)
  • 参考文献(4)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5(5)
  • 参考文献(5)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9(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晶体,人工
后囊膜混浊
光学部设计
Meta分析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实用医学杂志
半月刊
1006-5725
44-1193/R
大16开
广州市越秀区惠福西路进步里2号之6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3647
总下载数(次)
22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