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指导镇静的临床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完全随机对照研究.将53例患者分为2组,分别用BIS和主观评分进行镇静监测48h,设定SAS评分3~4分为镇静目标,评估临床指标如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日、给药率和肢体制动率的组间差异,评价BIS监测在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均达镇静目标,BIS监测较常规镇静监测组机械通气时间(17.33±15.77d vs. 39.83±56.33d)和ICU住院日(21.60±20.45d vs. 41.67±55.81d)缩短,肢体制动率下降(40.70%vs.76.90%)(P<0.05),但给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IS监测可以缩短ICU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和GICU住院日,减少肢体制动率.
推荐文章
脑电双频指数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监测的成本-效益研究
脑电双频指数
SAS
机械通气
镇静监测
成本-效益分析
熵指数与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全麻患者体位变化时镇静深度的比较
麻醉深度
脑电双频指数
熵指数
体位因素
电动吸引联合气流冲击法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电动吸引联合气流冲击法
重症监护
机械通气
肥胖对ICU机械通气患者住院死亡的影响研究
重症监护病房
通气,机械
肥胖,腹部
影响因素分析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脑电双频指数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临床应用的研究
来源期刊 华西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 机械通气 ICU
年,卷(期) 2009,(5) 所属期刊栏目 论著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133-1135
页数 3页 分类号 R562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张川 3 1 1.0 1.0
2 李孝锦 2 0 0.0 0.0
3 郑碧霞 2 0 0.0 0.0
4 曾薇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9)
参考文献  (5)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74(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1(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2(3)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6(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脑电双频指数
机械通气
ICU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华西医学
月刊
1002-0179
51-1356/R
大16开
四川成都武侯区国学巷37号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62-70
1986
chi
出版文献量(篇)
13053
总下载数(次)
22
总被引数(次)
51697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