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评价3种不同的定位方法穿刺腋静脉置入起搏电极的安全性和实用价值.方法 腋静脉组72例,术中用造影剂、导丝定位或透视下直接穿刺腋静脉植入电极;另选性别、年龄与之匹配的72例经锁骨下静脉植入电极的患者作对照组.结果 72例患者穿刺腋静脉均获成功,与对照组比较穿刺次数和耗时相似.用造影剂定位穿刺最容易成功,其次为用导丝定位穿刺,直接在透视下解剖定位的穿刺次数和耗时稍高于前2种方法.结论 造影剂和导丝定位下穿刺腋静脉成功率高,耗时短,但费用高、烦琐、增加患者痛苦.在透视下以骨性标志定位直接穿刺腋静脉方法安全、简便,成功率高,随着经验的增加可取代造影剂、导丝定位和锁骨下静脉穿刺,以避免锁骨下静脉穿刺的缺点和并发症,可作为常规方法.
推荐文章
52例穿刺锁骨下静脉和腋静脉植入心脏起搏器电极导线的临床观察
锁骨下静脉穿刺
腋静脉穿刺
心脏起搏器植入
CCU老年病人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
老年病人
心脏监护病房
护理
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护理探讨
心脏起搏器
植入术
护理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3种不同方法定位穿刺腋静脉行永久起搏器电极植入术72例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腋静脉 人工心脏起搏器 起搏电极
年,卷(期) 2009,(17)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203-2204
页数 2页 分类号 R654.2|R814.43
字数 3322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9.17.030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席瑞霞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13 65 4.0 7.0
2 李叶青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7 85 4.0 7.0
3 廖华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8 26 4.0 4.0
4 谭建聪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4 4 1.0 2.0
5 林阳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1 4 1.0 1.0
6 刘为民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3 27 2.0 3.0
7 宋小菊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1 4 1.0 1.0
8 罗秋林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3 6 2.0 2.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30)
参考文献  (4)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4)
同被引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2)
198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0(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3(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1998(2)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0(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2002(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3(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2006(2)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0(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1)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1)
2017(2)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1)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腋静脉
人工心脏起搏器
起搏电极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