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服务方: 护理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电刀剖胸的不同使用方式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使用高频电刀剖胸的1059例病人按剖胸时高频电刀的使用方式不同分别纳入电凝组和电切组,统计各组的切口感染率和剖胸出血量,并在手术中取胸壁不同组织电凝和电切标本送病理检查.[结果]剖胸术后总切口感染率3.68%,其中电切组切口感染率(2.81%)明显低于电凝组(5.49%,P<0.05);电切组和电凝组剖胸出血量分别为146.32mL±75.46mL和137.44 mL±67.98 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报告提示:电凝组组织均有表面炭化,近炭化层下组织发生热凝固性改变,部分呈玻璃样变;细胞浆肿胀,胞核固缩变小或碎裂消失;电切组组织无表面炭化和明显的细胞形态学改变.[结论]电凝剖胸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出血量,却与术后切口感染有着密切的相关性,所造成的胸壁组织细胞形态学改变是这一相关性的基础和诱因.
推荐文章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分析
无菌手术切口
医院感染
原因分析
骨科创腔血性液引流袋更换频率与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骨科
渗血
创腔引流袋
更换频率
手术切口
感染
相关性
胸肋部肌肉组织高频电刀适宜输出功率的研究
高频电刀
输出功率
体重指数
混合切割
胸肋部
肌肉
剖宫产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
剖宫产手术
切口感染
相关因素
预防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高频电刀剖胸方式与切口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来源期刊 护理研究 学科
关键词 剖胸 高频电刀 电切 电凝 切口感染
年,卷(期) 2009,(25) 所属期刊栏目 临床研究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2312-2313
页数 2页 分类号 R473.6
字数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009-6493.2009.25.025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陈琳 40 103 7.0 9.0
2 李勇霞 7 6 1.0 2.0
3 崔少罡 3 17 1.0 3.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15)
共引文献  (76)
参考文献  (9)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1995(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2)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4)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4)
1999(4)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0(3)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3)
2001(3)
  • 参考文献(3)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2(4)
  • 参考文献(2)
  • 二级参考文献(2)
2007(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8(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剖胸
高频电刀
电切
电凝
切口感染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护理研究
半月刊
1009-6493
14-1272/R
大16开
山西省太原市解放南路85号
1987-01-01
汉语
出版文献量(篇)
37225
总下载数(次)
0
总被引数(次)
285685
  • 期刊分类
  • 期刊(年)
  • 期刊(期)
  • 期刊推荐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