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目的 探讨卒中后痴呆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对403例脑梗死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评价,包括一般情况、血管性危险因素、卒中特性及神经病学体征,对痴呆组与非痴呆组中分类变量用χ2检验,定量变量用t检验,筛选出痴呆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 脑梗死3个月后403例患者中发生卒中后痴呆87例,发生率为21.6%.其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 (OR=1.179,95%CI=1.130~1.230)、低教育水平(OR=1.806,95%CI=1.024~3.186)、每日饮酒(OR=3.447, 95%CI=1.591~7.468)、有卒中史(OR=2.531,95%CI=1.419~4.512)、心房纤颤(OR=3.475, 95%CI=1.712~7.057)、言语障碍(OR=5.873, 95%CI=2.620~13.163)及左颈动脉梗塞(OR=1.975,95%CI=1.152~3.388)等.结论 卒中后痴呆发生率是由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决定的,言语障碍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推荐文章
首次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危险因素的研究
认知损害
首次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分析
脑卒中
血管性痴呆
危险因素
急性卒中后感染的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急性脑卒中
卒中后感染
感染
危险因素
卒中后疲劳危险因素的系统评价
卒中后疲劳
危险因素
荟萃分析
系统评价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卒中后痴呆危险因素研究
来源期刊 重庆医学 学科 医学
关键词 痴呆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年,卷(期) 2009,(11) 所属期刊栏目 神经内科专题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316-1318
页数 3页 分类号 R743.3|R749.13
字数 2786字 语种 中文
DOI 10.3969/j.issn.1671-8348.2009.11.021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周华东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204 1788 21.0 30.0
2 高长越 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50 544 14.0 21.0
3 刘朝元 重庆市黔江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12 54 5.0 7.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5)
同被引文献  (48)
二级引证文献  (27)
1996(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7(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8(1)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1)
1999(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1(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1(1)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3(2)
  • 引证文献(2)
  • 二级引证文献(0)
2014(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5(6)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6(5)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5)
2017(2)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2)
2018(5)
  • 引证文献(1)
  • 二级引证文献(4)
2019(3)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3)
2020(4)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4)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痴呆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模型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重庆医学
半月刊
1671-8348
50-1097/R
大16开
重庆市渝北区宝环路420号
78-27
1972
chi
出版文献量(篇)
30732
总下载数(次)
32
总被引数(次)
193615
论文1v1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