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目前人们较多采用的成体干细胞移植,移植方式多形成再次损伤,且体内神经元分化的效率不高.目的:在以往分步诱导分化高效获得神经元前体细胞的基础上,制成干细胞贴膜,观察其贴敷移植治疗脊髓损伤功能恢复的效果.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8-05/10在郑州大学医学院实验中心完成.材料:酶、化学法制作膜样基质:分离培养、扩增羊膜间充质干细胞,BrdU标记,调整部分细胞浓度为1×1011L-1成细胞悬液备用.余分步诱导并制成干细胞贴膜.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88只,体质量220~250 g,以自制打击器制作急性脊髓损伤模型.模型成功后6 h,抽签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22只.干细胞贴膜组:在T11进行椎板切除术,打开硬膜充分显露损伤脊髓,止血,将干细胞贴膜贴敷在损伤脊髓表面,手术显微镜下固定于硬膜,分层缝合肌肉皮肤:细胞移植组:损伤脊髓头尾端移植1×1011L-1细胞悬液共5 μ L,余同上;基质组:贴敷膜样基质在损伤脊髓表面,余同上;对照组:仅行椎板切除术,并打开硬膜.主要观察指标:术后第1天及其后1周1次共10周,进行BBB评分和斜板实验等运动功能检测:术后2,4,6周观察移植细胞存活及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突触素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表达.结果:①运动功能检测:各组BBB积分在4周及以后达到稳定,以10周时BBB评分12及以上为重要的恢复指标,则干细胞贴膜组为100%,细胞移植组为33%,基质组和对照组仅为17%.斜板实验的顺位实验,干细胞贴膜组第10周时的角度与第4周相比有显著改善(P=0.027),而同组同时间点的BBB分值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286).②干细胞贴膜组和细胞移植组远端损伤边缘BrdU阳性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89).干细胞贴膜组BrdU阳性细胞多呈神经元形态,细胞移植组BrdU阳性细胞多呈小胶质细胞形态.⑨各组突触素、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均逐渐增强,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则呈减少趋势.干细胞贴膜组各时间点的突触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表达高于其他各组(P<0.05);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则低于其他各组且保持稳定(P<0.05).细胞移植组、基质组和对照组不同时间点的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逐渐增高(P<0.05).结论:干细胞贴膜上的神经元前体细胞可以在早期整合到损伤脊髓中,长期存活,并且具有高效的神经元分化特性;干细胞贴膜脊髓表面贴敷移植有助于脊髓损伤区突触素的表达、神经网络重建和神经功能恢复:干细胞贴膜移植较单纯干细胞移植史能有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