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基本信息来源于合作网站,原文需代理用户跳转至来源网站获取       
摘要:
语言的模糊性是人类自然语言的客观属性,是人类思维的本质特征之一.语言作为思维的载体、客观世界的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具有模糊性.在对模糊语言的特征与产生的原因、以及模糊语言的语用功能进行了探讨后,认为恰当地使用模糊语言,不仅可使语言在交际中更为委婉、含蓄,而且可以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及灵活性.
推荐文章
从比较的角度看英文汉语言中的性别主义
语言
性别主义
文化渊源
性别形象
浅析英语语言中的模糊性
英语语言
模糊现象
客观
浅析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文学发展的作用
汉语言文学
网络语言
作用
发展
浅析初中语文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创新
初中语文
汉语言文学
教学模式
创新策略
内容分析
关键词云
关键词热度
相关文献总数  
(/次)
(/年)
文献信息
篇名 浅析汉语言中的模糊语
来源期刊 网络财富 学科 文学
关键词 模糊性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交际
年,卷(期) 2009,(3) 所属期刊栏目 理论探讨
研究方向 页码范围 166-167
页数 2页 分类号 H1
字数 2203字 语种 中文
DOI
五维指标
作者信息
序号 姓名 单位 发文数 被引次数 H指数 G指数
1 木乃以不 1 0 0.0 0.0
传播情况
(/次)
(/年)
引文网络
引文网络
二级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35)
参考文献  (1)
节点文献
引证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2003(1)
  • 参考文献(1)
  • 二级参考文献(0)
2009(0)
  • 参考文献(0)
  • 二级参考文献(0)
  • 引证文献(0)
  • 二级引证文献(0)
研究主题发展历程
节点文献
模糊性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交际
研究起点
研究来源
研究分支
研究去脉
引文网络交叉学科
相关学者/机构
期刊影响力
网络财富
半月刊
1672-5441
12-1392/G2
大16开
北京市
1987
chi
出版文献量(篇)
7882
总下载数(次)
13
总被引数(次)
10436
论文1v1指导